博彩論壇
JP大獎娛樂城 穩定出金 FUN1.CC

通博娛樂城-善知識-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49 成德法師 (蔡禮旭老師)

通博娛樂城-善知識-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49 成德法師 (蔡禮旭老師)


通博娛樂城 戒色 戒手淫 有好處的!


看視頻前須知果報案例


通博娛樂城-善知識-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49 成德法師 (蔡禮旭老師)


通博娛樂城-善知識-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49 成德法師 (蔡禮旭老師)

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四十九集)  2010/11/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33-0049

點播更多集數

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四十九集)  2010/11/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33-0049

點播更多集數

尊敬的諸位長輩、諸位同仁,大家早上好!我們深入《太上感應篇》是扎我們德行的根,就是扎我們心地的善根,能夠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慢、不疑。修行最重要是改心,把錯誤的心態調回來真誠、慈悲、清淨、平等。我們看到經句:

  【見人之得。如己之得。見人之失。如己之失。】

  見到人家的得,我們容易產生的是嫉妒心,見不得人好,就像《太上感應篇》裡面講的,「見他榮貴,願他流貶;見他富有,願他破散」,「見他才能可稱」,這個都是隨順錯誤的心態跟習氣。

  我們想一想,本來人應該是很自然「見人之得,如己之得;見人之失,如己之失」。我們之前也提過,科學家都做實驗,孩子很主動看人家東西掉下來,「見人之失,如己之失」,他趕緊拿著去還給他;他的同伴跌下去了,他比他還先哭。這本來是同體的一種心境才對,慢慢的根源出在哪?出在貪心。貪心了就希望自己有,希望自己多,看到別人多心裡就不高興。所以貪是這個習氣的根源。慢慢的由貪心就變成妨礙別人好,妨礙別人得,那就變成嫉妒人家得、歡喜人家失,變幸災樂禍去了。

  修道是改心,最重要的是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見到人家得,隨喜協助,成人之美;見到人家失,趕緊幫忙,趕緊化解人家的這些困厄,這樣就對了。我們學佛,事實上,當個明白人。人家為什麼能得?他修來的。那就沒什麼好嫉妒的。而且說實在的,就像我們嫉妒人家的道德、學問、才華,其實道德學問也是修來的,沒什麼好嫉妒的。看到人家有道德學問,應該是更砥礪自己要效法別人。

  有一個公案,是「二十四孝」當中的黃庭堅先生,他曾經連續夢到一個情境,就是他在吃芹菜麵。因為夢太清楚了,他索性就去找夢中的那個地方。真的給他找到了,結果他敲門,找到這一個房子,開門的是個老太太。經過了解之後,這個老太太說到,前幾天是她死去女兒的祭日,而這個女兒特別喜歡吃芹菜麵,所以每到祭日她就煮芹菜麵給她吃。

  故事說到這裡,黃庭堅是誰?是這老太太的女兒,她已經去世又轉世。黃庭堅先生,以前的讀書人對儒道釋的教誨都有涉獵,就清楚,原來這就是我前世的母親。後來這個老太太又講到,我的女兒特別喜歡看書、寫文章,你看那些書就是她以前看的,還有她寫的文章,還鎖起來了,我都沒辦法拿。結果可能講到這裡,黃庭堅先生好像恢復記憶了,就去把那個鑰匙給找出來。打開來拿出自己前世寫的文章,很驚訝,跟他這一世的功力差不多。

  後人看到這個公案講了一句話,「書到今生讀已遲」。人道德學問才華是累世積累的,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。明白這個道理,人就不會去嫉賢妒能,要效法了。嫉賢妒能是愚痴,嫉賢妒能那個心性往往是跟地獄連在一起的。明白了人家的「得」都是人家下的功夫,這個時候這些道理很清楚,然後也很清楚自己的心性是招感來自己往後的果報。提起隨喜的心修普賢行,是往生極樂;提起嫉妒的心去障礙賢人,那是墮阿鼻地獄的果報。所以是極樂還是地獄,是我們一念心性自己決定的。這些理常常想,警覺性就愈來愈高。

  人因起貪念,而有得失之心,這個是煩惱的根源。人假如沒有得失,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習氣。自己得了不貪著,所謂「得意淡然」,自己真的得了不是自己的功勞,感謝父母,感謝所有曾經教過我的老師,讓功於眾,讓名於上,這個在得當中就不會貪著、不會墮落。得的時候,人容易得意忘形。自己失的時候呢?失意,泰然處之,不要太難過,事情已經發生了,要面對它,要解決它。「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」,從中得到教訓,壞事就變好事。而且哪怕這個「失」不是自己的過失,哪怕是被人陷害了,也是好事。為什麼?消業障,報掉了。所以這些道理真想清楚了,這個世間有沒有壞事?諸位同仁居然開悟了,世間沒壞事,你好日子來了。「事事是好事,人人是好人」。

  人假如每天煩惱很多,那叫自討苦吃。自己好日子不過,盡要被自己的習氣折磨,那也沒辦法了。所以遇到佛陀的教誨,一明理了,理得心安,心都安在正知正見,安在覺悟當中。所以人生最快樂是什麼?當個明白人最快樂。徹底明白的狀態是什麼?了解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,用這樣的心境處世待人,那是徹底覺悟的狀態。這個時候有這樣的見解,要奉行「六和敬」、要落實《太上感應篇》就不難。一體,人家得就是我得,一樣高興;人家失就像自己失一樣,趕緊去幫忙、協助。時時提醒自己恢復性德,恢復一體,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。

  所以在《彙編》當中就提醒,我們懂得能夠歡喜人家得,不嫉妒,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的心術給愈搞愈沉淪。而書中提到幾個事例,像唐朝的狄仁傑先生,他很仁慈,「見人之失,如己之失」。他在並州做法曹參軍的時候,剛好同事有一個人要被派到很偏遠的地方,而他的母親又已經很老了,他這個時候能「人飢己飢,人溺己溺」。這個同仁假如被派到那裡去,他的母親已經又老又病,再繼續擔心,可能怕老人家,也怕這個同仁會承受不起這樣的際遇。他就主動提出來,「我代他到那個地方去工作」,狄仁傑是仁心仁術,最後是當到宰相,留名青史。而他提出來的時候,剛好當地的長史藺仁基先生聽到他這麼說,佩服他的心胸之外,突然感覺到自己很慚愧。因為藺仁基先生那個時候還跟李司馬(也是當地的同僚),還在鬧不愉快,看到人家狄仁傑用這種心境來對待自己的同事,自己生慚愧心,趕緊去跟李司馬道歉,就化掉了這個同儕之間的對立、誤解。真的是正己感化他人。

  另外在春秋戰國時代,燕國的宰相有一位叫做薛瑗,他看到人家得就很不高興、嫉妒;看到人家有過失,幸災樂禍;而且從不推薦賢德之人,看到賢德的人就看他不順眼,不讓他為國家貢獻。他這樣的心術感來什麼果報呢?一個兒子死在獄中,其他的兒子統統都殘廢。「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,因果是絲毫不爽。後來孔子的學生公明子皋可能跟他交情不錯,適時勸他,而且還傳授他《中誡經》。他聽完以後立誓要悔改,要能提起隨喜的心,幫助別人的心。雖然他痛改前非,但是因為前面造的業太多了,所以最後只剩一個兒子存活下來。歷史這些故事,都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。

  在《彙編》當中又提到蓮池大師有一段教誨,我們面對世間的這些人事物的得失,能不能拿得起放得下,得要有功夫。所以得失來自於貪,不貪五欲六塵,就不會有這些患得患失、嫉妒障礙,甚至沮喪,這些態度就沒有了。你假如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得的時候不貪著,失的時候就不在那裡怨天尤人了。而蓮池大師比喻人在面對世間財色名食睡這些名利的境界,功夫深淺不同。功夫不好就好像有一把火,旁邊放著乾草,功夫不好就像乾草一樣,一下子全燒起來。遇到一些境界馬上就伏不住自己的脾氣。

  第二種境界,像木頭一樣,一開始燒還不見得燒得起來,不過給它吹吹風,它就燒起來了。當然,不要給人家亂吹風,尤其是枕頭風,最不要吹。人心胸要開闊,妳給自己的另一半吹枕頭風,壞了他的心術,擾亂他清淨心,把他往生的大事都給耽擱了,這怎麼是愛護對方?甚至於是另一半因為一些事情在那裡計較,在那裡衝突,反而這個時候要適時引導他擴寬心量才對。第二個像木頭。

  第三個像鐵一樣,燒不起來,但是假如功力不夠,可能會熔化掉。

  第四個,像水一樣,它不只燒不起來,還會什麼?還會滅火。但是水假如被放在那個鍋子裡面,還是會被煮到全部蒸掉。所以君子不器,度量很重要,宰相肚裡能撐船,什麼事都障礙不了。

  最後是人的境界要像什麼?像虛空一樣。就燒不起無名火了,起不了貪瞋痴了。這是蓮池大師對我們的勉勵。

  我們看下一句經文:

  【不彰人短。不衒己長。】

  學佛,總要是學到立志,所思所想、所言所行,總要利人又利己,害人又害己的想法、看法、說法、做法不能再起,起了叫愚痴。時時有這種冷靜,言行、念頭就謹慎。

  一個人首先要懂得護念自己的善心、道心。我們『彰人短』,自己的心已經落到傲慢、嫉妒、瞋恚,甚至是什麼?貪婪,見不得人好,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去毀謗別人、陷害別人。所以貪瞋痴慢疑,這個五毒是根,才會表現出「彰人短」的這些行為出來。斬草要除根,總要看清問題的根源在哪裡。

  「彰人短」,彰揚人家短處,自己墮落,然後還造孽。彰了他的短,結怨仇,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而且假如彰的這個人,他又是弘法利生的人,他又是對大眾有很多利益的人,結果我們一彰他的短,讓大眾對他失去信心,那這個結罪就大,就障礙大眾的法緣。所以師父為什麼講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提醒我們修道的人在道場當中,不要毀謗他人,斷了人家的法緣、法身慧命,這個業報都是在地獄。所以人要冷靜,一定要自利利人,不要害人害己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一開頭就講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,提醒我們要往生西方,首先要守口業。因為口不清淨,一天要造很多業,這個清淨心就保不住了,而且也要時時厚道,不要苛刻。所以師父講到,人這一生最大的過失是喜歡批評人、攻擊別人的短處,這最損陰德。而且造口業的時候,其實都是圖一時之快,好像講了很痛快。其實,一時之快可能感來的果報是非常慘烈的。毀謗人,彰人之短,在《地藏經》上說到的果報,應該是拔舌地獄的果報。

  古代人那個風氣比較淳厚,特別強調口德。我記憶當中,好像爺爺奶奶他們都常講:留點口德,留點口德。但現在我們的基礎不好,常常容易隨順自己的習氣之外,社會風氣又是比較喜歡揚人惡,甚至於很多電視節目都是挖人隱私。內有惡因,社會風氣又是惡緣,所以往往容易造下這個果報。除非有高度的警覺,不然要不造口業很不容易。提高警覺,常常讀經,提醒自己。

  而且彰人之短,我們看到這個「短」想到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所以「人有短,切莫揭」,要很厚道包容才對。而且我們去彰人短之後,很可能人家明明是小過失,講著講著就變大過失了。把人家的因緣甚至把人家的前途都斷送掉,這個結怨就大了。所以修道之人時時要有一個心態:隨緣消舊業,不再造新殃,身口意不再造新殃。

  而且,我們今天覺得是人家的短,很可能我們也會看錯。《弟子規》講,「見未真,勿輕言」,不能太相信自己。人家可能是在幫助他,是在勸告他,結果我們看了不高興,誤解了。為什麼?「好而知其惡,惡而知其美者,天下鮮矣」。我們跟這個人關係很好,別人在勸告他,我們可能還不高興,覺得他什麼都好,你不能批評。人家是幫他,我們還看錯,還罵他,覺得他是不對。尤其人沒有當過領導者,很難體會一個當領導者的這些角度。「用人取其長,教人責其短」,他要幫助那個人,要了解他的問題,循序漸進幫助他。

  在「五十三參」當中,也有提到甘露火王、伐蘇蜜多女,還有勝熱婆羅門,他們那是用貪瞋痴度眾生,我們還不見得看得懂。很多事情不要一看就下判斷,這個心態也是傲慢、武斷。時時要守好自己這一顆心。所以古人講「蓋棺論定」,不管是這個人,或者一個朝代,都不馬上下判斷。為什麼?很可能這個人臨終悔悟,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有可能。所以人都可能在一念之間覺悟,我們不要去批判、去論斷人論斷得這麼苛刻跟堅定,「這個人我看得太清楚了,他一定是怎麼樣怎麼樣」,這種話不要講。總要自始至終相信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總要「見人有惡,不批評,要規勸」。因為他是佛,勸導他轉迷為悟了就好。「見人錯事」,他真的做錯了,「不指責」,指責有什麼用,錯都錯了,愈指責,只是那個團體的氣氛愈凝重,甚至於就變成統統在那裡批評,在那裡指責。「不指責,要協助」,先把事好好善後很重要。善完後之後,不彰人短之外,規過於私室,這種心胸、這種善巧、這種真誠,一定可以讓對方感受到,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

 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。謝謝大家。

魔龍傳奇 立即遊戲!

魔龍傳奇
通博.cc 粉絲專頁 通博.cc 推特專頁 台灣博彩論壇

Related posts